GCC、PCC 和 NPCC:差異和產業應用

碳酸鈣(化學式:CaCO₃)是一種無毒、無臭、無味的無機化合物,俗稱白堊、石灰石、方解石或大理石。它是地球上最常見的礦物之一,廣泛存在於天然岩石(例如石灰石和大理石)以及生物骨骼和貝殼中。碳酸鈣主要分為三種:沉澱碳酸鈣 (PCC)、研磨碳酸鈣 (GCC) 和奈米碳酸鈣 (NPCC)。以下我們將探討它們之間的差異以及如何做出正確的選擇。

GCC 與 PCC

製程流程:透過煅燒石灰石,用水將其水合以生成石灰乳,然後透過引入二氧化碳氣體使其沉澱而生產。

顆粒形貌:晶體形狀規則(如紡錘形、立方體、針狀),粒徑分佈均勻。

粒度範圍:相對較細,通常在微米範圍內(例如,1μm~3μm)。

比表面積:中等

主要特性:純度高、粒徑均勻、吸油量低。

製程:採用機械破碎、研磨和 分類 天然礦物(如方解石、大理石)。

顆粒形貌:不規則碎片,多邊緣,粒徑分佈相對較寬。

粒徑範圍:相對較粗,一般在微米範圍內(例如325目~2500目,約45μm~5μm)。

比表面積:小

主要特點:成本低、加工能耗低、性能穩定。

製程:在輕鈣製程基礎上,透過控制結晶條件,添加晶形引導劑和表面處理劑生產。

顆粒形貌:晶體形狀較為規則,達到奈米級(1-100nm),但顆粒通常會聚集成微米級的簇。

粒徑範圍:奈米級(初級顆粒為1-100nm)。

比表面積:非常大

主要特性:表面效應、小尺寸效應、功能特性,需要表面處理以防止團聚。

那麼,了解了它們的差異之後,又該如何選擇呢?

重質碳酸鈣 (GCC):用作低成本填料,主要作用是增加產品體積並顯著降低原料成本。廣泛應用於對機械性能要求較低的 PVC 產品,例如普通排水管、地板基材和板材。其較低的吸油量有助於減少配方中塑化劑的使用。效果:降低成本,但會降低抗衝擊強度和拉伸強度。

沉澱碳酸鈣 (PCC):作為功能性填料,可降低成本並改善產品物理性能。適用於高檔 PVC 型材、管材、人造皮革及鞋材。其規則的紡錘形結構可提升產品光澤度、尺寸穩定性、挺度和熱塑性。效果:經濟實惠之選,在不大幅增加成本的情況下顯著改善產品外觀和部分機械性能。

奈米碳酸鈣 (NPCC):用作功能性增強劑。其主要目的並非降低成本,而是賦予塑膠基質卓越的性能。用於汽車塑膠零件、超韌尼龍、高級密封條和工程塑膠。由於其奈米尺寸效應,它具有增強、增韌和抗老化性能。作用:可同時提高材料的剛性和韌性,但價格昂貴,且需要表面處理才能均勻分散。

重質碳酸鈣 (GCC):用作常用填料和塗佈顏料。可用作文化用紙的填料,以及中低檔塗佈紙和紙板的塗佈。作用:提高紙張白度和不透明度,降低成本。但其顆粒不規則,對紙張平滑度和光澤度的提升有限。

沉澱碳酸鈣 (PCC):用作高級填料和塗佈顏料。主要用於高品質藝術紙、數位相紙等。其規則的晶體形狀(例如紡錘形、菱形)形成了優異的微觀結構。作用:顯著提升塗佈紙的平滑度、光澤度、吸墨性和印刷適性,使紙張手感舒適,印刷圖像鮮豔生動。

奈米碳酸鈣 (NPCC):作為一種特殊功能添加劑,用於需要特殊性能的特殊紙,例如高光澤吸墨紙或高阻隔包裝紙。作用:利用其巨大的比表面積實現超高光澤度、不透明度或特定的孔隙結構。

重質碳酸鈣 (GCC):用作填料顏料(填充劑)。主要用於需要高填料含量的內牆乳液和底漆。效果:增加漆膜厚度,增強遮蓋力,並大幅降低原料成本。

沉澱碳酸鈣 (PCC):作為功能性填料。適用於高檔內牆塗料、工業塗料以及要求表面光滑度和光澤度的溶劑型塗料。作用:其規則顆粒有助於提高漆膜的光滑度、光澤度和流平性,同時增強耐擦洗性。

奈米碳酸鈣(NPCC):作為功能性添加劑。用於高階汽車塗料、防腐塗料、紫外光固化塗料等。作用:提供觸變性(防流掛),增強塗膜強度、耐磨性及抗老化性能。

• 橡膠:

◦ 重質碳酸鈣用於填充低檔產品。

◦ 輕質碳酸鈣具有一定的半增強作用。

◦ 奈米碳酸鈣是輪胎胎側、內胎及高級橡膠製品的關鍵增強材料,可顯著提高拉伸強度、撕裂強度和耐磨性。

• 在黏合劑和密封劑中:

◦ 輕質碳酸鈣為主要填料,起增稠、增強、降低成本三大作用。

◦ 奈米碳酸鈣用於高性能產品。除了增強性能外,它還能有效控制產品的流變性,防止在垂直表面施工時出現流掛現象。

選擇合適的碳酸鈣對產品性能至關重要。同樣重要的是擁有可靠的設備,以實現特定應用所需的粒度和分佈。 艾匹克粉末機械 專注於高級 分級磨機 以及粉體加工解決方案。我們的設備設計精準、高效、穩定,可協助您生產高品質的重質碳酸鈣 (GCC)、輕質碳酸鈣 (PCC),甚至高效處理要求嚴苛的奈米級應用。 Epic 提供專業的研磨技術,充分發揮您的材質效能,值得信賴。

    請選擇 杯子